top of page
常民構築:雅美族男人與垃圾的人生旅途

常民構築:雅美族男人與垃圾的人生旅途

2017 TEAM20 Architecture & Urban Planning Competition

ARCHITCTURE

入選獎 / 特別獎

Designer:陳鈺炫

Advisor:蕭俊碩

School:逢甲大學建築與專業學院

以洋流垃圾議題作為切入,挖掘蘭嶼在地急需解決垃圾問題不僅是觀光開發,還有黑潮帶入洋流垃圾汙染。探討垃圾回收再製如何落實在地化,實現垃圾成為當地可以發揮的新興產業,成為新的建築材料與其他工藝產品原料。


整合台灣開發產業:微晶木,成為一種模矩開發的現有台灣技術,透過高壓塑型的塑膠仿木材生成協力造屋系統。


設計最終重要的將是如何將可以,考據蘭嶼傳統地下屋的整體精神、組構方式、與島上環境以及居民生活的價值關係探討。建築不再只是為他人設計,而是運用建築專業來輔助居民協力造屋,強化地下屋原本的優點,同時改善過去地下屋的缺失,探討為何當代年輕人不再居住其中,試著找回過去地下屋的文化價值,並且轉化為現代生活為基礎的常民建築。


以學習之屋,生活之屋,傳承之屋與繼承之屋四個房屋演進過程,伴隨雅美族人的生命旅程擴增與拆解再建傳承,保有雅美族「勞動力」文化價值。透過垃圾的議題回應再製生產回歸到生活之中,並放低建築人的姿態,誠實的面對族群與其文化進程。



- 陳鈺炫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