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空間自主

空間自主

2019 TEAM20 Architecture & Urban Planning Competition

ARCHITECTURE

入選獎

Designer : 王宓琦 / 游婕

Advisor : 楊佳儒

School : 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

現代人雖身為空間的使用者,其實是沒有空間自主的。自造門檻的過高使我們難以掌握運用,建造技術的壟斷也促成建築物在生產線上一件件輸出再兜售。資本及工業化導向的建築已經邁向著重經濟效率的結果。


我們發現要透過某些制約規範來獲得真正的自主,使空間上的自主並非是雜亂無章的,不受控制的。因此作為設計中的一部分,抉擇建築系統客製化與標準化的平衡點將會是重要的一環節。

過去到現在建築被專業化的部分被提升到幾乎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專業工才能完成,而相對地使用者可選擇的部分便不斷被壓縮。製造端實際上是控制平衡點的要素,唯有改變建造方面,就如對材料的選擇、施工的方式等,才能縮短使用者選擇與技術的距離。對於最少介入的設計而言,最低限度的界定決定了客製化與標準化的平衡點,而設計中以建造上的最低限度為主,當實際操作的事情被確立後,透過板材尺寸、模矩單元設計的方式、建造零件及工序最少化等,使用者方能簡易化這些原本繁複的流程,同時著重在參與設計的選擇上。


空間設計上我們已最低限度的實牆來創造最大的留白空間讓使用者自由定義,我們研究了本身具有公私領域光譜的模矩,設計出了七個模矩(五母兩公),母單元則可提供母單元支撐及擴張空間的功能,同時也是供水單元。


外來大眾可利用網頁的模矩組合介面及建造手冊的資訊化自由組合出自己喜愛的空間,並自由地去定義屋內各式留白的空間,讓空間成為自由意志的載體,展現出各式生活在自由空間的樣貌。



- 王宓琦 / 游婕

bottom of page